我们服务的一家客户(由于保密原因,隐去公司名称)是一家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公司,公司拥有很多技术专利,同时也代理国外新型防水、防火建筑材料。随着房地产和国家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扩大,市场持续上升,这两年销售规模持续上升,公司员工也迅速从过去的40多人猛增到300多人,销售部是公司最大的部门。
公司老总最近却很恼火。感觉业务似乎到了瓶颈,连续三个月,销售都停留在一个范围不动弹。相比行业内另外一家竞争公司,人家的业务却仍然红红火火。公司的销售人员似乎一夜之间丧失了激情。处于这样发展阶段的公司,制度在逐步完善,但感觉这些制度和手段,似乎像重拳打在棉花袋上,问题仍然不断浮现。
想了很多办法,员工谈心,文化活动,还请了“励志大师”来给员工讲课,中层心灵鸡汤等,活动很丰富,现场也很激动,但业务还是停滞不前,工作时大家看似认真,但都做着忙碌但没有效果的事情,或者做着忙碌但内耗资源的事情,劲儿没有往一处使。这到底怎么了?
研究发现,员工只要用20-30%的努力即可完成他的工作,而经过激励的员工,将会以其80-90%的努力工作。盖乐普研究表明,心情快乐的员工59%有很好的创意,而心情不快乐的员工创意只有3%。员工内心的意愿决定了企业的效率。而改变员工内心的方法不是订立一些制度、举办一些活动就能很快改善的。
友邦团队入驻调研发现,企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:
制度多。各种规章制度,合起来有一茶杯厚,但这些制度都躺在人事经理和各个部门经理的办公桌里,没有真正得到执行。多数员工反映很多制度不合理,订立的时候也没有征求员工的意见,同时,也不够人性化,制度过于死板。
考核多。现在真是考核的时代,啥都讲考核,最直接的就是绩效考核,但在企业里,分工很细、工作内容好量化的岗位还好考核。那些复合型岗位,工作庞杂,同时又处于中间服务环节,怎么考核?有一位员工工作做的很好,仅仅因为家庭原因迟到了三次就算整个月的考核不合格,这合理吗?
检查多。虽然不是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,但公司里的检查一点儿也不必这些地方少。貌似讲求质量和效率来检查,结果一线员工为了应付检查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。
会议多。现在的会议已经不能叫会议了,简直就是大脑折磨大会,会议的主题都不清楚,各种材料准备的也不够充分,会议开了很多,解决了问题没有?
根据员工反映的情况,我们判断,制度制定、绩效考核的导向不正确。
制度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制度不仅仅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,更重要的是激励人。现在和多企业还按照上个世纪的眼光来看待问题。现在的员工素质和工作素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,并且即使是很多工厂流水线上的初中毕业的员工,也已经是知识员工了,而非仅仅提供劳力。
绩效也一样,订立绩效制度,一方面是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,另一方面,是为了能够能持续检验企业整体绩效,结果这样的最终目的被很多企业误解,制度和绩效工具都变成了约束人的枷锁。企业怎么能腾飞?
再往深处挖,在利益层,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存在问题。
首先是薪酬计算复杂。指标、系数没有统一的逻辑关系,随意性和拍脑门居多。
其次,考核重点偏颇。只看销售,不管其他。对于成本不加控制,平衡计分卡变的很不平衡。
再次,考核导向导致吃老本。销售的抱住老产品不放,排斥新产品。
最后,奖惩混乱。奖惩没有具体制度,还是拍脑袋,一线员工帮派情绪重,怨气大。
再往深层次想,在人心凝聚上,可以说没有任何建树。心不齐,啥事也做不成。
友邦团队在这些判断的基础上,结合公司的具体实际,方案如下。
制度层:捋顺流程,精简制度,人性管理。
捋顺流程。流程分业务流,管理服务流程,信息流,权力流,财务资金流。流程是水,制度是渠,流程顺畅就证明不需要更多的制度,多了就是约束,是阻隔。
精简制度。只保留关键制度,结果导向,删除不必要的制度。
人性管理。适度弹性工作制度。比如吃饭时间,都是中午12点-1点吃饭,但根据工作需要,改为12点到2点之间任选一个小时吃饭等。
利益层:调整导向,考核关键,公平均衡。
调整导向。考核兼顾稳定和增长。对于实现预期目标,固定奖励。重点考核“新增销售额”加大新增销售奖励系数,系数从1到10依次递增。增加新产品、新客户开发奖励。为鼓励新产品和新客户的开发,按照实现销售目标1.5倍系数、2倍系数、2.5倍系数等,类推,不设上限。
比较难的是内部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考核。内部管理和服务不以销售额考核为目的,只以相关上下游服务满意度为标准,三个月考核一次,达标奖励奖金,不达标警告整改。半年不达标,公司把这些服务外包。
考核关键。删除不必要的考核指标,比如订单成功率、拜访成功率等过程性指标,只以结果性指标为考核:当期实际销售收入。
均衡公平。销售收入和营销成本挂钩,系数按照从10到1依次递减。保持公平透明,指标公开,结果公开。
销售人员具体考核如下:
1. 月度考核新增销售额。向业绩要钱,向改革要钱。所有销售人员参与PK。
2. 季度考核成本控制。想费用和成本要效益。所有销售人员参与PK。
3. 年度考核销售目标达成率。目标在年初由销售人员自行提出,年末汇总计算,通常销售达成率为95%,完成率增加增加一个点,奖励增加一倍。
4. 所有奖励都在公司年度奖金池里,奖完为止。
价值观层:上下一心,成长路径,责利对等。
人心是最难统一的,但也是最好拢在一起的。那就要给大家奔头和出路。公司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,提出企业发展愿景,让员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,看到企业的成长。
并且能够看到自己在企业的价值所在,对每一个岗位,都设定成长路径,企业每年拿出5%的销售收入,员工每月拿出收入的1%注入“员工成长基金”,用于员工深造,每位员工每年一次性报销5000元培训费用。
合理设置企业组织架构,改变过去金字塔模式的传统做法,以总经理为核心,设立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外贸等部门为环绕的扁平化治理结构。
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,做岗位分析,按照工作性质、风险承担、权力大小等因素,合理设定岗位职责,做到责权、责利对等。
友邦团队制度设计,在制度层、利益层和价值观层面,为企业量身定做符合公司实际的激励制度,经过半年的运行,员工精神面貌得到非常大的改善,解决了老板的头疼问题。业务超额50%完成目标,预期全年目标也会提前一个季度完成。
激励不仅仅是行为层面的,更重要的是在人性的冰山之下的潜隐的部分。行为最终是由冰山下内蕴所决定的。行为可以靠制度来调节,但这调节仅仅是显性的部分,要真正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,激励的内容和指向需要向冰山之下的部分移动。自我价值是员工能够感受到的各种承认,在公司里就主要表现为薪酬获得。最深层的是员工的渴望,当员工的渴望能够和企业的发展远景相结合,就实现了员工价值观和企业愿景的统一。

|